水泽兰中药别名
导读:为帮助您更深入了解水泽兰中药别名,小编撰写了水泽兰中药别名,水泽兰中药别名,水泽兰别名叫什么,水泽兰别名是什么,水泽兰的别名叫什么,水泽兰归于哪类中药等6个相关主题的内容,以期从不同的视角,不同的观点深入阐释水泽兰中药别名,希望能对您提供帮助。
hello大家好,我是本站的小编子芊,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水泽兰中药别名的相关知识,希望能解决您的疑问,我们的知识点较多,篇幅较长,还希望您耐心阅读,如果有讲得不对的地方,您也可以向我们反馈,我们及时修正,如果能帮助到您,也请你收藏本站,谢谢您的支持!
水泽兰,又称水沼兰、水中兰等,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植物。它属于兰科,是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水泽兰的别名,一方面是因为它主要生长在水中、沼泽地带,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花瓣形状酷似兰花。
水泽兰的药用部分主要是其根茎,具有清热利湿、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等功效。在中医药学中,水泽兰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和瘀血病症。它可以用来治疗尿路感染、炎、痔疮、淤血痛经等病症。
水泽兰的药性味道辛、苦,性凉。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、黄酮类化合物、树脂、多糖等。这些成分赋予了水泽兰抗炎、抗菌、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。水泽兰还富含维生素C、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物质,对增强机体免疫力有一定作用。
据研究,水泽兰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用价值。它含有一种叫做“泽兰素”的成分,具有抗肿瘤、抗癌活性。实验证明,泽兰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,抑制肿瘤生长。水泽兰还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美容功效,可以改善皮肤的弹性和光泽。
水泽兰在民间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。它可以用来治疗热毒引起的口腔溃疡、湿疹、痔疮等问题。在一些地区,人们还将水泽兰用于治疗咳嗽、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。
水泽兰作为一种中草药,使用时仍要慎重。应该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,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使用。儿童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以及有特殊疾病的患者,如高血压、心脏病等,应该避免使用水泽兰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水泽兰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植物。它以其清热利湿、活血化瘀的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。水泽兰不仅可以用于治疗湿热病症和瘀血病症,还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氧化等药理活性。使用水泽兰时还需慎重,并遵循医生的指导。希望通过对水泽兰的介绍,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种宝贵的草药,从而为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福祉。
水泽兰中药别名
中药泽兰具有活血祛瘀、调经、利水消肿等作用。中药泽兰具有中毒等副作用。兰辛散温通,药性平和而不峻,一般用于妇科活血调经,通常会搭配当归、川芎、香附等活血通经,疏肝理气药同用,可以加强疗效。但是注意它的毒性比较大,服用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,手脚酥麻,所以患者要注意用量。
水泽兰别名叫什么
一、兔子草名水苦荬,别名半边山,谢婆菜(《本草图经》),水莴苣,水菠菜(《救荒本草》),大仙桃草(《南京民间药草》),水仙桃草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仙桃草、鸭儿草、虫虫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仙人对座草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水对叶莲、水泽兰(《贵州草药》),蚊子草、蚧蛙草、接骨桃、水上浮萍、水波浪、水窝窝、芒种草、二代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有一种药叫“长果水苦荬”,1祛风湿,2利水消肿。用于风湿痹证,水肿,水肿、肾炎、膀胱炎、关节痛。(《本草图经》)二、臭蒲根叫昌蒲或水昌蒲、大叶菖蒲,泥菖蒲等。古人认为菖蒲有益智宽胸、耳聪目明、去湿解毒之效。
水泽兰别名是什么
中药泽兰具有活血祛瘀、调经、利水消肿等作用。中药泽兰具有中毒等副作用。兰辛散温通,药性平和而不峻,一般用于妇科活血调经,通常会搭配当归、川芎、香附等活血通经,疏肝理气药同用,可以加强疗效。但是注意它的毒性比较大,服用可能会出现中毒症状,手脚酥麻,所以患者要注意用量。
水泽兰的别名叫什么
一、兔子草名水苦荬,别名半边山,谢婆菜(《本草图经》),水莴苣,水菠菜(《救荒本草》),大仙桃草(《南京民间药草》),水仙桃草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仙桃草、鸭儿草、虫虫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仙人对座草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水对叶莲、水泽兰(《贵州草药》),蚊子草、蚧蛙草、接骨桃、水上浮萍、水波浪、水窝窝、芒种草、二代草(《陕西中草药》)。
有一种药叫“长果水苦荬”,1祛风湿,2利水消肿。用于风湿痹证,水肿,水肿、肾炎、膀胱炎、关节痛。(《本草图经》)二、臭蒲根叫昌蒲或水昌蒲、大叶菖蒲,泥菖蒲等。古人认为菖蒲有益智宽胸、耳聪目明、去湿解毒之效。
水泽兰归于哪类中药
跌打损伤药方大全 接骨至神酒(跌打损伤) [配方] 羊聪明(炒黄)、大黄、当归、赤芍各9克,壮丹皮6克,生地15克,地鳖虫(捣碎连汁)10个,土虱(捣烂)30个、红花9克,自然铜末(后下)3克,黄酒300毫升。
[制法] 将前9味捣烂,入黄酒同煎,然后入自然铜未调服之。
[功用] 续筋接骨。
[主治] 跌打损伤、手足断折。
[用法] 口服。手术接合后,1次顿服之。
[附记] 引自《串雅内编 三七跌打酒 [配方] 大田七、血竭、琉珀各120克,大黄、桃仁、泽兰、红花、当归尾、乳香、没药、秦艽、川续断、杜仲、骨碎补、上鳖虫、苏木、无名异、制自然铜。马饯子(炸黄去毛)各150克,七叶一枝花90克,三花酒(白酒)15千克。[制法] 将的20昧切片,置容器中,加入三花酒,密封,浸泡两个月以上,过滤去渣,即成。
[功用] 口服。每次服15~30毫升,日服1—2次。外用。若肿疼者,擦患处,每日擦2-3次。创伤破口者,用消毒纱布或棉垫浸透敷之,绷带包扎,每日换药1次。
[附记] 引自《正骨经验汇萃》。孕妇忌口服。
跌打损伤酒配方] 柴胡、当归、川芎各12克,川续断、马钱子(制)、骨碎补(去毛)、黄芩、桃仁、五灵脂、赤芍、苏木各6克,红花、三棱各4克,乳香(醋制)3克,65度白酒1000毫升。[制法] 将前14味研为粗末,混匀,入布袋,置罐内,加入白酒,密封。浸泡30天,压榨过滤去渣.静置沉淀,取上清液分装瓶,备用。
[功用] 舒筋活血、消肿止痛。 [主治] 跌打损伤、瘀血凝滞、肿痛不已、筋络不舒。
[用法] 口服。每次服30-60毫升,日服2次。亦可外用,涂擦患处。
[附记] 引自《中药制剂汇编》。 丢了棒药酒(跌打损伤)
[配方] 丢了棒皮、鹅不食草各60克,山大颜、麻骨风、十八症、宽筋藤、水泽兰、枫香寄生、胡荽、鸡血藤、钩藤、短瓣石竹、毛老虎各30克,白酒(50或60度)适量。[制法] 将前13味切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(以酒浸过药面为准),密封,浸泡7天以上(热浸法为2天)即可取用。
[功用] 舒筋活血、散风缓痛。
[主治] 各种跌打损伤、骨折、扭伤、关节僵硬、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坐骨神经痛等。对类风湿、肌肉风湿、骨结核、骨质增生、鹤膝风、腰腿痛、小儿麻痹后遗症、瘫痪等病亦有一定疗效。
[用法] 口服。每次服15-30毫升.日服 2—3次。严重者可加至每次50毫升。亦可外用。局部外掠或温敷,如加热湿敷,效果较快较好。
[附记] 引自《中药制剂汇编》。孕妇忌服。
红花漫酒(趺打损伤)[配方] 辽宁红花、凤仙花各50克,白矾少许,印度白酒100毫升。
[制法] 将前3昧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24-48小时,过滤去渣,即成。
[功用] 消肿止痛。[主治] 趺打损伤。
[用法] 外用。用纱布浸于药酒中20分钟取出,敷于肿胀部位。若纱布浸液干时,可随时再往纱布敷料上洒红花酒以保持湿润、隔日或每日换药1次。
[附记] 引自《辽宁中医杂志》(试刊号)。 刘寄奴酒(跌打损伤)[配方] 刘寄奴、骨碎补、玄胡索各60克,白酒500毫升。
[制法] 将前3味切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10天以上,过滤去渣,即成。[功用] 消肿定痛、止血续筋。
[主治] 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。
[用法] 口服。每次服10—15毫升,日服 2次。 [附记] 引自《药酒汇编》。 三度药酒(跌打损伤)
[配方] 紫荆皮、丹皮、五加皮、郁金、乌药、川芎、延胡索各30克,官桂、木香。乳香(去油)。羊躅跟着踯(去油)。芜活各1.5克白酒500毫升。[制法] 将前12味洗净,切碎,置容器中.加入白酒,密封,隔水煮约1小时,候冷,过滤去渣,即成。
[功用] 调气和血、止痛。
[主治] 跌打损伤,疼痛不已。[用法] 口服。不拘时,随量服之,勿醉。
[附记] 引自《药酒汇编》。 整骨床药酒(跌打损伤)[配方] 制草乌10克,当归、白芷各75克,白酒适量。
[制法] 将前3味共研细末,备用。 [功用] 麻醉止痛、活血消肿。[主治] 跌打损伤、骨折、脱臼。红肿疼痛、整骨复位疼痛难忍。[用法] 口服。每取药末2克,用白酒50毫升,共入瓷杯中,煮沸,候温服之。[附记] 引自《证治准绳》。验之临床多效。 风伤药酒(骨折)[配方] 四块瓦30克,蚤休、姜黄、山栀、土黄柏、驳骨丹各45克,茜叶、射干、云实、百两金各炮克,阿利藤、南陆各9克,蛇芍、星宿叶、毛茛各30克,紫菀30克,冰片4.5克,75%乙醇适量。[制法] 将前17味共研细末,置容器中,加入75%乙醇,密封浸泡2次,第1次(乙醇浸过药面为度)浸泡10天后,过滤取液;第2次(药渣)再加75%乙醇浸泡5天后,过滤,弃渣。两次浸液合并,混匀,装瓶备用。
[功用] 祛风湿、健骨。
[主治] 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。
[用法] 外用。外擦患处,日3次,连用一周。
[附记] 引自《中药制剂汇编》。 接骨草酒(骨折愈合)[配方] 接骨草叶500克,白酒(或酒精)适量。[制法] 制法有二:一为将上药捣烂,加少许酒精炒略带黄色,然后加水,用文火熬6—8小时,搓挤出药汁过滤,配制成45%酒精浓度的药酒500毫升。二为将上药洗净,切碎,加水(超过药面)前者(第1次2小时,第2次1.5小时)。合并药液。过滤。浓缩成适量。药液中加入95%乙醇,使含醇度为50~60度,药浓度为1:1或1:2,放置24小时过滤即得。
[功用] 接骨续筋。
[主治] 骨折愈合。用法] 外用。先手法复位,然后用此酒湿敷于(纱布浸透)骨折部位皮肤。外用小夹板固定,必要时加牵引。每天将此药酒滴入夹板下之纱布(成人50毫升、儿童30毫升),每天滴1-2次。[附记] 引自《中药制剂汇编》。
白背三七酒(外伤出血) [配方] 白背三七30克,白酒500毫升。
[制法] 将上药洗净,切碎,经九蒸十晒后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,浸泡11—20天后,过滤去渣,即成。[功用] 补血止血。
[主治] 外伤出血、骨折、肺结核、崩漏等。
[用法] 口服。每次温服10毫升,服1次。
[附记] 引自《民间百病良方》。宜配用外用止血散为佳。 截瘴风湿酒(外伤性痉挛)
[配方] 鲜八棱麻200克(自采),独活、熟地、防风、大红枣各30克,黄芪、党参、透骨草、仙鹤草、当归、川旦、土鳖虫各20克,川芎、茯苓、木瓜、红花、云木香、淫羊藿、川牛膝各15克,五味子、枸杞子、栀子、萆解、黑故子、佛手、毛萎、一枝蒿、钩藤、锁阳、白芍、炙甘草、天麻、桂枝、千年健、肉桂、狗脊、田七各10克,50度白酒适量(约2.5—5千克)。[制法] 将前37味按古法及规范炮制配料,共研成粗本,置容器中,加入白酒,密封.浸泡1-2个月后,过滤取汁,加红糖1公斤溶化,澄消即成。分500毫升瓶装备用。
[功用] 舒筋活血化瘀、止痛强筋壮骨、助阳扶正。主治] 外伤性痉挛弛缓截瘫、四肢麻木、腰膝乏力、抽搐瘫痪、腰椎肥大、天气变化作痛。
[用法] 口服。每次服15~20毫升,日服3次,或遵医嘱。
[附记] 引自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》。 天麻四虫酒(破伤风)
[配方] 蝉退180克.天麻、天虫各9克,蜈蚣1条,全虫、琉璃各6克,黄酒250毫升。
[制法] 上药用黄酒煎服。去渣即成。
[功用] 祛风止痉。
[主治] 破伤风。
[用法] 口服。每日1剂,1次顿服。汗出即愈。 [附记] 引自《正骨经验汇瘁)。
麻根四虫酒(破伤风) [配方] 麻根炭5根(每根约1.5市尺),蛴螬7个,蜈蚣(抽搐)[制法] 上药共研细末,备用。[功用] 祛风止痉。[主治] 破伤风。[用法] 口服。上药用黄酒冲服。服后微汗佳。[附记] 引自《正骨以验汇萃》。若服1剂后症状见减但仍痉挛者,将蜈蚣加至12克,取之即愈。
关于本次水泽兰中药别名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,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,我们非常高兴。